防制學生藥物濫用宣導 - 新興毒品喪屍煙彈依托咪酯電子煙為何快速流行?毒駕頻繁為何戒不了?

 


「朋友說這能紓壓,我卻失去了所有朋友」

近一年來,二級毒品“喪屍煙彈”在台灣各隱密角落迅速蔓延,成為嚴重的社會隱患。吸食者將靜脈麻醉劑依托咪酯(Etomidate)摻入電子煙中,導致身體失控、意識模糊,進而出現如“喪屍”般的怪異行為,不僅危害自身健康,更已引發多起嚴重的社會事件。

以為很嗨,結果卻很悲哀,愈吸愈孤單。小雨的故事展現了“喪屍煙彈”如何侵蝕一個年輕人的生活。他從最初的情緒不穩、躁鬱症到吸毒後逐漸失去自我控制,承受了財務壓力、家庭裂痕及友情疏離。為籌毒資,他向家人撒謊,甚至賭博維持開銷,讓父母陷入無力與悲傷。

許多年輕人為了這口毒煙,被偷走青春歲月。小璿的經歷則揭示了毒品如何透過人際關係迅速蔓延。他在朋友慫恿下接觸了“喪屍煙彈”,不知不覺深陷其中。他形容吸食後儘管短暫放鬆,但隨之而來的是身體不適和行為的失控。當他意識到自己被毒品綁架時,內心充滿了徬徨與掙扎。

邀請曾經深陷毒品陰影的青少年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,是項艱難的任務。然而,正是他們的勇氣與真誠,使得更多人能夠認識到新興毒品“喪屍煙彈”的可怕危害。

 小雨和小璿是相對幸運的案例,因為他們在最黑暗的時刻得到了家人的無私支持,成功擺脫了毒品的桎梏。儘管對未來依然感到些許迷茫,但相信他們必定能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新方向。

 *特別感謝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和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鼎力支持,才使得這次深具啟發的訪談得以圓滿完成。 (企劃、撰文/顧展瓏、編導/洪郁雯、社群美編/貝貝)

【青春發言人】 台灣坊間吵雜加口水戰的新聞,模糊真相,也無助於公眾理性思辨。台灣公共電視首創兒少新聞雜誌型節目「青春發言人」,矢志和青少年一同培養思辨能力。節目內容涵蓋兩性平權、生命教育、轉型正義、情感教育及性教育等等,不廻避重大及困難議題的探討,是一個以兒少為主體的節目。

資料來源:公共電視 青春發言人


張貼留言

較新的 較舊